首页
首页 > 新闻 > > 详情

中国邻居|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中的缅甸民俗故事|全球微动态

2023-05-02 04:08:39来源:中国民俗摄影协会

中国邻居

领土接壤:俄罗斯、蒙古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缅甸、老挝、越南、朝鲜。

隔海相望:韩国、日本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、文莱。

缅 甸


【资料图】

缅甸联邦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西部。东北与中国毗邻,西北与印度、孟加拉国相接,东南与老挝、泰国交界,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。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,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。自古以来,两国人民就以“胞波”(兄弟)相称。中缅自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以来,两国文化交流稳定发展,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。 ▲ 缅甸地图(图片来源:旅途风景图片网) ▲ 选自《妙乌古城》,摄影/KyawKyawWinn(缅甸),2007-2015年拍摄于缅甸妙乌古城,第9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建筑文化类提名奖。在靠近孟加拉的若开邦,有一座鼎盛于十五世纪的妙乌古城,建造者妙乌王朝,当年的势力范围曾达孟加拉,故而建筑兼有佛教和印度教的风格。

▲ 选自《大金石脚下的佛塔节》,摄影/Khant Zaw(缅甸),2014-2016年拍摄于缅甸孟邦,第10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节庆活动类记录奖。临近缅历岁末的月圆日前后是信奉佛教的缅甸人民最重要的佛塔节,大金石洁梯优佛塔前总是聚集了众多的信徒。

缅甸人口5458万(2020年4月),共有135个民族,主要有缅族、克伦族、掸族、克钦族、钦族、克耶族、孟族和若开族等,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%。官方语言为缅甸语。全国85%以上的人信奉佛教,8%的人信奉伊斯兰教。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。佛教不但是缅甸人的宗教信仰,而且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。在缅甸,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的和尚,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。 ▲ 选自《蒲甘男孩的剃度出家制度》,摄影/方一鸣(中国),2010-2014年拍摄于缅甸蒲甘,第10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传统礼仪类记录奖。在缅甸,孩子的剃度出家被认为是一件积德的事情,对孩子来说,从此可以“成人”并受到社会的尊重,是一件荣耀的事。孩子的剃度出家要举行盛大的游行仪式。 ▲ 选自《缅甸小和尚的寺院生活》,摄影/Thandar Soe(缅甸),2010-2014年拍摄于缅甸仰光茂比镇、掸邦茵莱湖、勃固省、曼德勒省蒲甘古城、良乌县,第9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生活记俗类记录奖。缅甸男孩有入寺学习的习俗,一方面遵从清科戒律,另一方面也会释放玩耍天性,让那些古寺旧庙充满人间的气息。 缅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,缅甸各民族的文字、文学艺术、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雕塑、建筑以及风俗习惯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。缅甸独立后,始终维护民族文化传统,保护文化遗产。传统文化在缅甸有广泛影响,占主导地位。传统节日有泼水节、浴榕节、点灯节、献袈裟节等。 ▲ 选自《缅甸灯节》,摄影/Kyaw Kyaw Winn(缅甸),2009-2010年拍摄于缅甸,第7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节日文化类提名奖。为了迎接佛陀返回人间,缅甸在七月十五满月的日子举行灯节,也叫放灯节、点灯节、燃灯节。西方人喜欢称之为热气球节,其实大部分的孔明灯及其它各色灯笼都是纸糊的。

缅族的代表性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,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,统称“笼基”。缅甸妇女多留长发,挽发髻,戴鲜花,喜爱用“檀那伽”的香木浆涂在脸上,有清凉、防晒、护肤作用。

▲选自《缅甸清凉涂面塔纳卡》,摄影/Mar Lar Winn(缅甸),2010-2014年拍摄于缅甸,第9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人物服饰类提名奖。塔纳卡是缅甸的一种树,取其根捣烂出汁,涂于面部有清凉之感,并能防止太阳光的直射。在缅甸的各个族群中都流行着这种来自自然又随手可得的保护涂料,并直接用树的名字称呼它。过去,一般都是妇女特别是女孩才会用,现在,男孩有时也会涂抹。

▲ 选自《妙乌古城》,摄影/KyawKyawWinn(缅甸),2007-2015年拍摄于缅甸妙乌古城,第9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建筑文化类提名奖。在靠近孟加拉的若开邦,有一座鼎盛于十五世纪的妙乌古城,建造者妙乌王朝,当年的势力范围曾达孟加拉,故而建筑兼有佛教和印度教的风格。

缅甸自然条件优越,资源丰富,以农业为主,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%。缅甸风景优美,名胜古迹众多,拥有世界遗产骠国古城和蒲甘古城,还有仰光大金塔、文化古都曼德勒、茵莱湖水上村庄以及额布里海滩等世界闻名的景点。

▲ 选自《阿卡人》,摄影Kyaw Thar(缅甸),2008年11月拍摄于缅甸,第6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生活习俗类提名奖。

▲ 选自《缅甸稻谷生产》,摄影/Aung Kyaw Tun(缅甸),拍摄于缅甸曼德勒省巴鑫基镇,第9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生产商贸类记录奖。缅甸水稻种植面积很广,农民们从插秧就开始为之忙碌,连饭都在地头吃,现在有些人家会使用机械帮助收割,但晾晒仍需要劳力、空场,还有剩下的秸杆,也要拉回家留做它用。 ▲选自《仰光大金塔的维修》,摄影/Sai Kham Lynn(缅甸),2003-2006年拍摄于缅甸仰光,第7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建筑文化类提名奖。仰光大金塔是缅甸国家的象征,是最神圣的佛塔。

在历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中,有46组展现缅甸多样文化的精彩摄影作品获奖。

01

《蒲甘古城》

第8届 建筑文化类 终审评委特别奖

摄 影:Kyaw Kyaw Winn(缅甸)

拍摄时间:2007-2013年

拍摄地点:缅甸中部蒲甘

图片故事:公元11世纪初,以蒲甘为中心的帝国建立起来,作为虔诚佛教徒的国王,带领他的子民不断地修建着寺庙和宝塔,以至于佛塔的数量超过城市居民的人数。

02

《钦族妇女的纹面》

第7届 人物服饰类 大奖

摄 影:Kyaw Kyaw Winn(缅甸)

拍摄时间:2008-2010年 拍摄地点:缅甸钦邦 拍摄民族:钦族 图片故事:以往,钦族女孩在16岁时就会纹面,以便让人据此辨别来自哪个支系。现在,这种古老的风俗被法律禁止了,这一传统文化可能会在50年后消失。

03

《缅甸人最喜爱的运动》

第8届 文体游艺类 文献奖

摄 影:Mar Lar Winn(缅甸) 拍摄时间:2006-2013年 拍摄地点:缅甸 拍摄民族:缅甸人

图片故事:藤球是缅甸人最喜爱的传统运动,也是国民运动。不论是市场、居民区,还是村庄、城市,即使在寺院和佛塔附近,都可以看到缅甸人围成一个小圈踢藤球。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新式踢法,但是传统踢法仍然最受欢迎。

文字素材|外交部官网

温馨提示|更多精彩图片请登录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官方网站『民俗图库』频道

转载说明|转载请注明出处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公众号』

相关阅读

END

标签:

上一篇:《贝露尔的炼金工房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就此结束的战斗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资源

课程

华北东北地区有降雪 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